造福群众!中山三院六个名医工作室进驻我院

2024-11-13

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结对帮扶连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连州人医”)结出丰硕果实。10月31日下午,中山三院的六个名医工作室正式落户连州人医,标志着两家医院的合作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国亚萍、中山三院党委书记吴京洪,清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建平,连州市委书记潘正焕,连州市领导何永锋、叶小玲等出席仪式。
乘“双百行动”东风,中山三院与连州人医于2023年12月结对共建,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连州人医在医疗服务、教学培训、科研创新和跨学科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门急诊患者同比增长11.12%,出院患者同比增长7.78%,手术操作同比增长20.23%,其中四级手术增长30.01%,微创手术增长7.83%。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两家医院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中山三院名医工作室授牌仪式上,中山三院的六位业内顶尖专家——戎利民、胡昔权、林炳亮、林楠、郭英和古洁若的工作室正式入驻连州人医,他们的加入,将把先进的理念、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带到连州,为连州人医的骨科、康复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以及风湿免疫科等领域注入新活力。
连州人医院长揭育胜表示,六个名医工作室的成立,将为医院搭建起优质医疗服务、教学培训、科研创新、跨学科协作的平台,有力有效促进连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步:对于医院来说,这是培养后备人才、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和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有力举措;对于患者而言,这意味着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医的诊疗服务,享受到更优质、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造福广大群众。




专家简介

戎利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山大学名医,中山大学“芙兰奖”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2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创脊柱外科。曾于德国脊柱外科中心、巴塞罗那儿童医院脊柱外科、美国UCLA脊柱外科中心、汉城广惠脊柱外科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精湛的手术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积极倡导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疗效优良的脊柱微创手术并在省内外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胡昔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岭南医院管委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

擅长领域:擅长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的临床康复,尤其在认知障碍的康复方面有深入研究。牵头执笔《中国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专家共识》,主编科普专著《老年痴呆居家康复指导》等。

林炳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肝癌疾病中心副主任,肝脏内科专家。

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肝衰竭的诊治。长期从事肝脏肿瘤性疾病及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治疗、基础及转化研究,尤其是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合并肝功能异常、肝癌治疗后肝功能不全及危重肝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包括《Hepat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荣获塞尔维亚国家金质功勋奖章、塞尔维亚国防部“保卫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入选“国之名医·优秀风范”“中国好医生”“白求恩式好医生”,获得广东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项。

林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肝胆外科主任。擅长于肝癌、肝脏良/恶性肿瘤、胆管癌、胰腺良/恶性肿瘤、胆囊癌、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内外胆管结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与脾亢、脾脏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在腹腔镜肝癌切除、精准肝切除、脾切除、肝胆道结石以及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手术及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方面有丰富经验。

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2018年入选第一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专注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多项。

郭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

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精准定位、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保护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术前手术设计成功完成各类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量8000台以上,目前个人年主刀开颅手术量300余台,其中包括各种类型颅底肿瘤、颅-颈交界区肿瘤、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肿瘤、脑干肿瘤、复杂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脊髓髓内肿瘤等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在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等复杂疑难疾病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垂体肿瘤、颅咽管瘤等鞍区病变的系统化、个体化诊治方面,技术先进,疗效独到。

研究方向为精准神经外科技术(包括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神经损伤修复和再生。

古洁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内科尤其是风湿专业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包括脊柱关节病、风湿热与风心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和多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对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AS)的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中,发现的该病新的致病免疫相关基因和细胞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应答反应(UPR)在AS致病中的作用,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关注,为该领域前沿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先后获得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新药国家863课题和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以及多项广东省科委、卫生厅等部门的科研项目,相关研究获得卫生部、省科委等科技进步奖6项和卫生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来源:南方+